交换机
园区网交换机
数据中心与云计算交换机
行业精选交换系列
意图网络指挥官
无线
放装型无线接入点
墙面型无线接入点
智分无线接入点
室外无线接入点
场景化无线
行业精选无线系列
无线管理与应用
SRv6(Segment Routing IPv6),暨基于IPv6转发平面的分段路由。简单来说,就是SR(Segment Routing)+IPv6,是新一代IP承载协议。其采用现有的IPv6转发技术,通过灵活的扩展头,实现网络可编程。
想知道SRv6能做什么,优势又是什么,首先得从互联网的IP说起。任何上网的设备,都会有一个IP地址。如果把整个互联网想象成一个快递系统的话。IP地址就是我们在网络中的“收货地址”。这整个快递系统通过“IP协议”这个“快递工作流程和制度”来运转的。网上传输的所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都被封装成一个个的“包裹”,经过快递系统的运输,到达最终的目的地。
之前我们所使用的多是IPv4协议,使用IPv4地址。彼时,每个路由器都是独立对数据包进行路由决策的。也就是说,“快递包裹”到达每个中转站,站点都需要拆开包裹,看看里面的内容,然后才知道要送到哪里去。这样一来,整个系统的效率非常低下,运不完的还会直接扔掉。
于是后来,有了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也就是多协议标签交换。在MPLS网络里面,数据还是被封装在盒子里,但盒子外面贴了标签。每个经手的快递站点,只需要读盒子外面的标签就知道盒子该送到哪。这样就极大提升了整个“快递网络”的运转能力。以MPLS为代表的时代,一直持续到现在。
但由于IPv4地址只有32位,很短。IPv4的地址资源即将耗尽。网络地址资源不足,则会严重制约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所以普通用户上网,会采用“公网+私网”的方式,技术上就是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但这只适用于普通用户上网,因为普通用户多数是访问者,也就是需要找数据的人。但随着物联网的大力发展,网络摄像头、智能水表、智能电表等这些都数据物联网设备,是会产生数据的设备,而且要接受云端的控制,它们都是被访问者。物联网设备采用公网IP地址,可以更容易实现端到端的“直达”,便于数据上传和指令下发。
于是,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设计了用于替代IPv4的下一代IP协议——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它的地址有128位,不仅能解决网络地址资源数量的问题,而且也解决了多种接入设备连入互联网的障碍。除了地址数量的优点之外,它更大的优点在数据报文格式上,也就是“快递包装箱”的变化。
下面我们就可以说SRv6了。SR全称Segment Routing,分段路由。它的落地时间比IPv6还要早。整个IP网络是一段一段的。对于SR网络来说,连接任意两个SR节点的一段网络,就叫Segment。Segment由一个Segment ID (SID) 标识。还是拿快递包裹举例。一件从广东的肇庆发往黑龙江的齐齐哈尔的快递,并不是从肇庆一站直达齐齐哈尔的,而是要经过广州—北京—哈尔滨几个中间节点中转,才能到达终点。那只要在始发地肇庆在包裹外面贴上“广州—北京—哈尔滨—齐齐哈尔”的路径标签。这样每个中间节点不需要知道包裹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只需要按照标签转发即可。这样包裹就可以顺利到达。
SR技术可以直接运用在MPLS架构上,称为SR-MPLS(Segment Routing MPLS),其SID为MPLS标签(Label)。IPv6出现后,其独特的报文结构可以与SR完美搭配,于是就有了SRv6。
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以及云时代的到来,网络业务种类越来越多,不同业务对网络的要求不尽相同,传统IP/MPLS网络遇到不少挑战:
·IP承载网的孤岛问题。MPLS统一了承载网,但是IP骨干网、城域网、移动承载网之间是独立的MPLS域,是相互分离的,需要使用跨域VPN等复杂的技术来互联,导致端到端业务的部署非常复杂。而且在L2VPN、L3VPN多种业务并存的情况下,设备中可能同时存在LDP、RSVP、IGP、BGP等协议,管理复杂,不适合大规模业务部署。
·IPv4与MPLS的可编程空间有限。而很多新业务需要在转发平面加入更多的转发信息,但IETF已经停止为IPv4制定更新的标准;另外MPLS只有20bit的标签空间,很难满足未来业务的网络编程需求。
·应用与承载网隔离。云计算时代,各类服务和应用纷纷上云,应用与承载网解耦。运营商越来越管道化,不知道用户在做什么,也不知道云端在发生什么。导致网络自身的优化困难,难以提升网络的价值。应用信息的缺失,也让运营商只能采用粗放的方式进行网络调度和优化,造成资源的浪费。
·传统网络数据面和控制面紧密耦合,相互绑定销售,在演进上相互依赖,业务上线周期长,难以应对现在新兴业务快速发展的局面。
SRv6能解决上述问题,将网络推动到一个新的时代。
·智慧:
SRv6具有强大的可编程能力,拥有网络路径、业务、转发行为三层可编程空间,使其能支撑大量不同业务的不同诉求,契合了业务驱动网络的大潮流。SRv6完全基于SDN架构,可以跨越APP和网络之间的鸿沟,将APP的应用程序信息带入到网络中,可以基于全局信息进行网络调度和优化。
·极简:
SRv6不再使用LDP/RSVP-TE协议,也不需要MPLS标签,简化了协议和管理。EVPN和SRv6的结合,可以使IP承载网简化归一。
·纯IP化:
SRv6是通过扩展报文头来实现的,没有改变原有IPv6报文的封装结构,SRv6报文依然是IPv6报文,普通的IPv6设备也可以识别SRv6报文。SRv6设备能够和普通IPv6设备共同部署,对现有网络具有更好的兼容性,可以支撑业务快速上线,平滑演进。
尽管SRv6有这么多技术上的价值和优势,但它也面临着致命的问题,就是复杂的报文头。数据包格式豪华庞大,真正的用户数据占比就会变小。用快递再次举例。一个10kg重的快递,其中包装就占了5KG,真正的“货物”只有5kg。这样效率未免太低下。而且,报文长度太长,对硬件处理芯片的要求也更高,增加了成本和难度。于是大家的攻坚方向变成了针对原生SRv6的“头压缩”,就是希望将包头尽可能压缩到最小,提升真实货物的占比。如中国移动研究院牵头提出的G-SRv6头压缩技术,可以将SRv6的报文头压缩4倍以上,并且支持所有的SRv6特性。“目前,中国移动已经形成包括芯片、设备、控制器、测试仪表在内的全面的G-SRv6产业链,并在中国移动实现规模部署,全球多家运营商计划引入。”
以IPv6、SRv6为代表的新IP网络,我们可以称之为“IP 3.0”。中国是世界上推动IPv6最积极的国家。因为我们上网基数大,还因为我们非常重视5G和万物互联。国家主推的工业互联网、车联网,还有智慧城市、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矿山等等,全部都需要IPv6。锐捷提供认证、网络、安全为一体的整体IPv6方案,帮助各行各业快速实现IPv6整体建设和运营。锐捷还有专项研发团队持续专注SR向IPv6的演进,推动SRv6的商用部署落地。
锐捷网络推出磐石无线解决方案,突破传统无线网络的“随机性顽疾”,提供高可靠、低延时、强抗干扰的无线连接。通过无线双链路技术、零漫游技术和空口智驾技术,保障关键业务不中断,满足高密场景(如高校图书馆、智慧医院)和移动业务场景(如智能制造、仓储物流)的稳定需求。结合无线智控中心引擎(WIE)实现智能运维,降低TCO,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磐石无线已在半导体、教育、制造等行业落地,打造“确定性无线”新时代!
#网络管控
锐捷网络2025合作伙伴大会发布创新"体验驱动网络(EDN)"解决方案,通过UNC统一网络平台实现高效运营、业务随身行安全管理和AI智能运维三大核心体验,助力企业构建新一代智慧园区网络。EDN方案融合DeepSeek AI技术,提供端到端业务保障,推动企业数智化转型,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网络新生态。
#网络管控
锐捷网络在EBG核心伙伴大会发布安全云办公3.0解决方案,以VDI创新技术突破传统云桌面体验瓶颈,通过自研Flex-vGPU(成本降30%)、4K双屏协议(带宽减半)及弹性计算实现高性能图形处理,同时提供一站式数据安全(智能加密+外发审批)。方案全面适配国产化生态(UOS/麒麟/ARM),已服务中化集团、五菱新能源等标杆客户,助力金融、制造、医疗等行业实现思杰替代与3D设计上云,重新定义安全与体验并重的云桌面新标准。
#医疗
#VDI
#云桌面
#互联网
#政府
#交通
#普教
#高职教
2025锐捷网络EBG核心伙伴大会重磅发布“网络+安全一体化”超预期解决方案,直击渠道伙伴交付难、信任危机、体验黑箱三大痛点,通过EDN统一管理、AI智能运维、云+AI溯源闭环等技术,实现分钟级威胁响应与业务体验可视化。锐捷安全深耕教育、政府、金融等五大行业,服务全球35,000+客户,携手腾讯安全等生态伙伴构建协同防御体系,并创新引入AI大模型强化威胁检测,助力合作伙伴简化交付、提升客户信任,共赢数字化安全新未来。
#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