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
园区网交换机
数据中心与云计算交换机
行业精选交换系列
工业交换机
意图网络指挥官
无线
放装型无线接入点
墙面型无线接入点
智分无线接入点
室外无线接入点
场景化无线
行业精选无线系列
无线管理与应用
统一运维
身份管理
服务产品
运营商
政府
金融
互联网
制造业
高教/职教
医疗卫生
交通
公共安全
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按照教育城域网的建设的特点可分为四代:
第一代:松散模式
网络情况:各学校通过ADSL等拨号方式接入电信等ISP,线路带宽在512K-2M之间,学校通过电教馆主页访问内部简单资源。
业务应用:满足学校基本的上网功能,主要是网页、文本、即时通讯等基础应用。
管理情况:区县电教馆对各学校网络建设基本不干预。
网络建设:各个学校独立建设校园网,教育局没有统一的城域网规划和建设。
第二代:混合模式
网络情况:各学校通过ADSL、MSTP等方式接入电信等ISP,线路带宽在2M-10M之间,所有接入学校与区县电教馆之间通过VPN方式进行互联,大多数学校都要通过区县电教馆统一出口。
业务应用:除了满足学校基本的上网需求外,还开展了电子政务系统、学籍管理系统等业务应用系统
管理情况:由电教馆统一规划和部署,对于学校校园网的管理,仅管理到出口设备。
网络建设:由教育局主导进行基础网络的建设,包括教育城域网的网络骨干、网络出口、数据中心等。
第三代:统一模式
网络情况:整个城域网的建设通过自建、租用裸光纤或运营商提供专网等形式来完成,各学校接入城域网的带宽在100M-1000M之间,所有接入学校通过区县电教馆统一出口。
业务应用:除了满足学校基本的上网需求及常规教学业务应用外,还开展了如视频会议、视频教学、电子巡考等高带宽需求的业务。
管理情况:由区县电教馆对整网进行统一规划和部署,包括校园网的安全与故障,有线、无线、VPN等多种接入方式的统一管理。
网络建设:教育局除了进行教育城域网的网络骨干、网络出口、数据中心等基础网络建设外,还会涉及无线校园网建设、无线城域网建设等,会更关注业务支撑平台的优化,包括教育城域网的运维管理、网络实名认证体系等。
第四代:融合模式
网络情况:整个城域网的建设通过自建或租用裸光纤等形式来完成,所有接入学校通过区县电教馆统一出口,支持有线、无线、VPN等多种方式的统一接入。
业务情况:基础教育信息化业务系统建设不断完善,业务系统的应用不断扩大,更关注多个业务的有效整合,实现业务层的统一单点登录。
管理情况:区县电教馆除了对整网进行统一规划和部署外,更关注教育城域网的接入是否可控、日志审计是否能定位到人、是否能区分师生的访问服务,及是否能保障用户良好体验等与实名身份认证管理相关的问题。
网络建设:教育局除了基础网络建设、业务支撑平台优化外,更关注网络后台建设及应用的整合,包括统一实名身份认证平台的建设,实现网络及应用层的单点登录等。
综上所述,教育城域网建设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从松散走向混合、从混合走向统一、从统一走向融合,是教育城域网的发展历程与趋势,而教育城域网的建设模式决定了教育业务应用的情况、城域网管理的需求及基础网络建设的重点等,随着教育城域网的不断升级和完善,教育城域网上的业务应用也将越来越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