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产品中心
< 返回主菜单
产品

交换机

交换机所有产品
< 返回产品
交换机
查看交换机首页 >

无线

无线所有产品
< 返回产品
无线
查看无线首页 >

云桌面

云桌面产品方案中心
< 返回产品
云桌面
查看云桌面首页 >

安全

安全所有产品
< 返回产品
安全
查看安全首页 >
产品中心首页 >
行业
行业中心
< 返回主菜单
行业
行业中心首页 >

推动环境监测工作迈上新台阶

发布时间:2009-09-17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 吴晓青

同志们:
   刚才,生贤部长从宏观和战略的高度深刻分析了环境监测工作当前面临的形势,指出了今后一个时期监测工作的方向,强调了监测工作今后的定位。围绕将来监测工作的方向和定位,生贤部长提出了“三个一”,为全国环境监测系统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中国环保面临着历史性转变,监测系统是最能体现历史性转变的一个部门。所以,环境监测系统要切实实现历史性转型。
   今天,生贤部长站在更高的高度提出了问题,从顶层设计层面上描绘了今后一个时期环境监测的蓝图和奋斗目标,讲得非常深刻。全国监测系统要认真学习。这次监测工作会议,是环境保护部“三定”方案明确部成立环境监测司之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监测工作会议。从明年开始,每年一度的全国环境监测工作会议,要结合监测工作的特点,体现以实为主,以交流为主,以多看多学为主,监测工作要更多体现在如何把监测工作做得更实,基础打得更牢,交流更充分。
下面,我就贯彻生贤部长的讲话和总结去年的工作,部署2009年的监测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2008年环境监测工作回顾
    2008年,先进的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不断改进,监测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全国环境监测系统提供了上亿个监测数据,国家层面共收集环境监测数据2500万余个,这些环境监测数据有力地支持着环境管理和人民群众对环境的知情权,环境监测工作完成了全年的任务。
——取得了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环境应急监测、北京奥运会空气质量监测和太湖、巢湖蓝藻以及三峡水华预警监测等各类专项监测和应急监测工作的成功,显示了环境监测实力和作风,赢得了荣誉。
——环境保护部设立了环境监测司,强化了环境监测管理工作,使环境监测真正在国家的环境管理中有了地位,监测司的设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必将推动环境监测管理创新,使环境监测人多年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一)全面完成了2008年的环境质量监测工作。
    各级环保部门不断加大环境监测工作的力度,环境监测的覆盖面越来越广、监测项目越来越多、监测指标越来越齐全。全国90%的地级市及部分县级市开展了城市空气质量每日监测;425个城市开展了酸雨监测;全国318条主要河流、28个重点湖库每月开展地表水水质监测,监测流域占国土面积的71.9%,监测水量占我国地表水径流量的90%以上;在河流省界和市界断面国家和地方建设了近300个水质自动监测站;近岸海域监测覆盖面积达260万平方公里;近400个城市开展了城市区域、道路交通、城市功能区噪声监测工作;对环保重点城市的410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逐月开展了水质监测;在全国范围开展了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已有20多个省完成了土壤样品采集和分析测试。监测结果表明,2008年全国环境质量呈现好转趋势。
    1月12日,环境保护部向全社会公布了2008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去年,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完成各类环境质量报告1500余份,首次在全国公开发行了《2007年中国环境质量报告》,各地环保部门也发布了大量环境监测信息。
    监测结果表明,2008年的全国环境质量呈现好转趋势,746个地表水国控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47.7%,劣Ⅴ类断面比例为23.1%,呈好转趋势。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中高锰酸盐指数年平均浓度为5.7毫克/升,首次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较2007年下降了12.3个百分点,较2005年下降了20.8个百分点,呈逐年下降趋势。七大水系中,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占55.0%,较2007年提高了5.1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20.8%,较2007年下降了2.8个百分点。长江干流水质为优;黄河干流轻度污染,但是支流污染严重;松花江干流、淮河干流均为轻度污染,辽河干流中度污染,太湖重度污染,巢湖重度污染。113个重点城市的空气质量有40%不达标,环保重点城市的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90.5%,比2007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
    去年发生六次大规模的沙尘暴,废水污染源的排放达标率为66% ,废气污染源排放达标率为61%,城镇污水处理综合达标率为61%。监测数据表明全国环境质量呈现好转趋势。这是一种数据支撑,监测系统做了大量工作。
    (二)圆满完成应急和预警监测任务
    各级环保部门认真制定环境应急监测预案,加强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培训与演练,确保监测系统时刻处于备战状态,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在污染源超标排放事件、企业污染事故、交通肇事、自然灾害等发生时,环境应急监测工作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国监测人员千里弛援重灾区,开展应急监测,5月14日灾区地表水、空气的监测数据已经报出。四川省组成了18个应急监测小组,出动监测人员1325人、监测车辆5960台次、累计行程160万公里开展应急监测。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每天向国务院报送举办城市的空气质量,北京和协办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优良天数比例超过99%。去年3月起,环境保护部启动了太湖、巢湖蓝藻预警监测工作,江苏省全年出具太湖监测数据42万余个,浙江省编制了藻类监测快报200余期,安徽省对巢湖开展了每2天1次的加密应急监测,编制监测报告59期。三峡库区环保部门克服各种困难,对库区“水华”开展了预警监测。在云南阳宗海砷污染事件中,应急监测工作发挥重要作用,防止了事件的扩大。
    (三)积极开展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和总量减排监测工作
2008年1月和5月,环境保护部先后两次召开全国污染源监测工作会议,大力推进重点污染源的监督性监测工作。各地环保部门加强了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及管理工作,对未安装在线监测设备的企业,加大了监测频次。山东省制定了全省重点企业监管办法,有力地推进了污染源在线监测和监督性监测数据的综合利用。监测总站对9个省80家国控重点污染源开展了跨省监督抽测工作。
各级环保部门还加大了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管理力度,不断加强验收监测的质量管理和技术培训工作,验收监测在质量和数量上不断提高。监测总站完成验收项目近200个,抽查了部分省市验收监测,举办9期培训班,培训1300名验收监测人员。
    (四)积极推进流域、区域联动监测工作
    去年,我部组织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开展了3次中俄联合监测,与俄方交换了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联合监测结果,开展了技术交流活动。跨界水体水质监测工作组的表现和取得的成果,受到中俄环保合作分委会的高度评价,是中俄环保领域合作中进展最快的一个方面。
广东省选择珠三角9个城市16个空气质量监测站,建立了粤港珠三角大气区域监测系统,除监测常规指标外,还增加了臭氧等指标,区域监测站还进行了PM2.5监测,粤港每日同步发布区域空气质量指数。珠三角的成功经验,为我们今后开展区域空气质量实时监控和网络化质量控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五)全面提升了环境监测能力
    去年国家在环境应急监测能力、污染源监测能力和减排专项资金上加大了投资力度,补助地方资金近十亿,有效地加强了国家和地方的环境监测能力。
各省环保部门也不断加强监测能力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内蒙古自治区投入1.52亿元,加强基层监测站能力建设,新建了4000平方米的环境监测实验楼。山西省投入9746万元,重点加强酸沉降、沙尘暴和应急监测能力。青海省投入3800多万元,完善全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四川省通过加大投入,监测能力也有很大提高。江苏省投入1.14亿元用于太湖流域生态补偿站和交界断面水质自动站建设。重庆市还将基层监测站建设纳入了环保系统目标考核和区县党政一把手环保实绩考核内容。
    (六)加强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和人员培训
    各级环保部门坚持把质量当作环境监测的生命线,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加强持证上岗考核和监测仪器设备计量认证工作,质量管理工作有了长足进步。广东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质量管理技术,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和人为误差,实现了空气自动监测站质量管理的网络化、在线化。西藏自治区克服种种困难,通过了实验室计量认证复审,监测项目达到7大类113项。深圳市监测站参加了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的监测能力验证活动,分析项目全部合格。
    2008年,环境保护部主办了3期地市级监测站长培训班,34期环境监测技术培训班,累计培训3630余人。各省环保部门也不断加大培训力度,积极举办环境监测技能竞赛。江苏省以“保护江苏环境,展示监测风采”为主题,举办了“首届江苏省环境监测技能竞赛”,激发了环境监测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创造新业绩”的热情。
    (七)继续加强行风建设和廉政建设
    全国环保系统努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狠抓党风廉政建设,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辽宁省组织全省监测系统进行文艺汇演,将工作总结表彰会和文艺汇演融于一体,提高了活力,促进了和谐。湖南省监测站王盛才站长获得第四届“省直十大杰出青年”殊荣。南京市监测站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2008年,全国环境监测干部职工不畏艰难、积极进取、勇于拼搏、无私奉献,监测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任务面前,你们勇于担当,在困难面前,你们迎难而上,在这里我向你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当前,环境形势总体严峻,环境质量总体不高,部分地区有所改善,局部区域污染加重,个别指标污染减轻,新的污染不断产生。为了说清环境质量状况、说清污染源排放和说清环境风险,环境监测的任务非常艰巨。环境监测的覆盖面需要扩大,农村环境监测工作还没有开展,科学反映全国环境质量的监测网需要完善。污染源监测还存在一些问题,自动监测设备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监督性监测的作用单一,排放量监测手段有限,还没有严格按照污染源排放标准进行监测。环境监测领域还有空白,监测项目还不齐全,固体废物、灰霾天气、温室气体、农业面源污染还没有成熟的监测技术,已经开展监测的领域还存在监测项目不全的问题。应急监测、预警监测手段不高,评价环境风险的方法需要制定,自动监测仪器、便携式监测仪器的发展和使用缺乏科学的引导,监测仪器、标准样品、质量管理等工作都需要规范。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与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相比,环境监测工作还有很大的差距。表现在没有环境监测管理的专门法律法规、监测基础能力建设还属于初级阶段、监测经费保障缺乏长效机制、环境监测数据离全面、准确尚有差距、现有监测科研能力不足、监测新方法和新技术应用不够等,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着环境监测工作。
    二、2009年环境监测工作安排
    2009年我们要深入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全面履行环境监测管理职责,推动环境监测工作迈上新台阶。环境监测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化环境质量监测,客观及时反映环境质量状况;规范污染源监测工作,为总量减排提供支持;加强监督性监测,检验保护环境工作成效;加强应急和预警监测,及时应对环境污染事件和环境风险;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提升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围绕一个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突出二个重点:环境监测、信息发布;做到三个说得清:环境质量状况、污染物排放、环境风险;完成四项任务:为环境管理提供依据、为环境执法提供证据、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为环境研究提供数据;抓好五个方面工作:监测法规建设、监测规划计划、监测能力建设、监测数据质量、监测队伍建设。从今年开始,要以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为核心,用2-3年的时间,把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有效性全面提高。
    2009年国家环境监测任务已经下发,各地环保部门要认真制定落实方案,确保国家环境监测任务的完成。同时也要制定本区域的环境监测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充分发挥监测数据的作用,推动环保工作科学发展。
    (一)围绕环境质量,开展环境监测工作
    环境质量的好坏,是衡量环保工作成效的一把尺子,改善环境质量是环保工作的根本目的。各级环保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确定环境质量监测的范围、种类和指标,客观评价本地的环境质量状况。
    1、所有城市要开展空气质量监测,地级以上城市要开展空气质量日报。要加强对酸雨和沙尘暴的监测,要做到逢雨必测,有沙必测。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拓展环境质量监测指标,针对氮氧化物、PM2.5、有机污染物(VOCs)开展监测。广东省要深化区域联动监测,强化质量管理工作。上海、江苏、浙江要加强合作,探索长三角空气污染和灰霾联动监测的新路子。北京、天津、河北要加强环境监测合作,开展区域空气污染监测试点工作,促进区域污染联防联控。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青岛、沈阳要继续深化臭氧监测,条件成熟的省市也要积极开展臭氧监测。福建、云南等省要继续开展温室气体监测试点工作。
    2、要加强地表水水质监测工作,有条件的地方要开展流量监测,要充分发挥自动站的预警监视作用。太湖、巢湖、滇池以及三峡库区环保部门,要继续开展水华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报告。黑龙江、内蒙古要继续做好中俄界河联合监测工作,其他省市可根据实际情况启动国界河流水质监测工作。环保重点城市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工作,每月开展一次水质监测,同时要对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进行一次水质全分析工作。
    3、环保部门要充分利用国家环境卫星遥感数据,开展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评价工作,要及时免费提供环境卫星遥感数据,研究遥感监测业务化问题,尽快建立立体型的环境监测体系。今年是土壤污染调查的收尾年,各地环保部门要继续支持土壤调查监测工作,进展较慢的省要加大力度,善始善终完成任务。
    (二)围绕污染减排,加强污染源监督性监测
    污染源监测是环境监测的根本任务,没有污染源监测数据,环境管理就不能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目前对污染源监测认识还不统一,监测方法还有争议,加之任务量大,监测经费困难,一些地方就不重视污染源监测工作,甚至放松了对企业排放污染物的监督监测工作。中央财政每年安排近4亿元资金,补助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监测经费,由财政部直接下拨到地市级环境监测站,各地环保部门也要争取地方财政对地方监控企业污染源监测经费补助,确保污染源监测工作顺利开展。
    1、国务院要求国控重点企业去年底全部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目前已有70%的国控企业安装了自动监测设备。各级环保部门要把对企业安装的自动监测设备进行验收作为环境监测行政管理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好,对不符合安装规范要求的,必须重新安装;对需要更换设备的,要及时更换;今年各地力争对50%已安装的国控重点企业自动监测设备进行验收。
    2、要积极探索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有效性审核办法,环境保护部将制定《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动监控数据有效性审核办法》。环保部门要认真执行,确保自动监测数据的准确。在自动监控数据有效性审核中,监测部门要认真执行各项技术规范,认真总结比对监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逐步完善对自动监测设备的监督考核制度。环境保护部将在山东召开污染源在线监控能力建设现场会,总结推广污染源自动监测实施管理和使用的先进经验。
    3、对未安装自动监控设施的企业,继续开展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按国务院批转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执行。监测总站要对20个国控重点废水污染源、20个国控重点废气污染源、20个电厂、20个城镇污水处理厂实施监测质量抽测检查,希望各地环保部门给予大力支持。
    (三)立足环境安全,抓好应急监测工作
    应急监测是在关键时候展现环保工作能力的重要方面,应急监测能力直接关系到对突发事件的及时处理工作,各级环保部门要增强应急监测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监测预案。发生污染事故时,必须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立即开展应急监测工作。
    要继续完善应急监测仪器和安全防护设备,拓展特殊项目的应急监测能力,确保应急监测工作及时高效。适时开展流域、区域应急监测演练,加强应急监测培训,确保监测系统时刻处于应急状态。建立环境监测预警联动机制,构建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充实环境应急专家库,提升环境事故预警能力。各地要根据自动监测和常规监测数据的异常变化,及时开展预警监测,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对当地环境质量的影响分析。
   (四)围绕农村环保工作,推进农村环境监测
    农村环境监测是大有作为的新领域,要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监测工作。各级环保部门要提前谋划,加强农村环境质量常规监测能力建设,摸清家底,有条件的地方要开展监测试点工作。环境保护部将组织编制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方案,启动“十二五”农村环境质量调查工作。
对列入中央农村环保资金“以奖促治”的村庄(乡、镇),有关省市环保部门要结合重点整治工作,开展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编写“以奖促治”村庄环境质量报告。对于矛盾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村庄,要针对突出环境问题,开展专项环境监测工作。
    (五)定期发布信息,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知情权
    建立和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制度,统一发布国家环境质量综合性报告和重大环境信息,这是国务院赋予环保部门的重要职责。各级环保部门要及时全面公布环境质量信息,确保人民群众的环境知情权。环境保护部将于每年一月份公布上个年度的全国环境质量状况。遇到重大环境事件,还将不定期发布监测信息。地方环保部门也要积极探索,及时发布环境质量和环境监测信息的机制。要加强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和评价,以环境质量监测数据来检验环境保护工作成效,全方位提升环境监测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六)提高基层能力,推进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环境保护部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是监测能力建设,各地环保部门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大力加强环境质量和应急监测能力建设。
    今年,国家将加大跨国界河流水质自动站、水质全分析能力及业务用房建设力度。各级环保部门要认真组织报送项目,对于中央资金已经安排的项目,要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建设进度。力争在三年内,建成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基本建成大江大河等重点流域国控和省界水质自动监测网,逐步建设沙尘暴、酸沉降、近岸海域等国家环境监测网。环境保护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优化调整重点流域和重点区域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网络,选择一个重点流域,探索流域水质监测的新路子。各地要积极配合,研究建立适合当地特点的环境监测网络和运行管理机制。
    (七)规范监测数据,启动质量管理三年行动计划
    今年是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管理年,要启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各级环保部门要认真组织实施。要组织制定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规定,启动环境监测质量体系建设工作。要积极推动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中心建设,加强环境标准样品研究与开发。国家将对部分省、市环保局的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逐步形成监测系统内部自我监督、上级主管部门检查的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机制。
    今年,环境保护部将举办3期地市级监测站长培训班、3期赴意大利培训班和近40期监测技术培训班,重点加强污染物减排监测、有机污染监测技术和自动监测设施验收培训。
    (八)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监测管理机构
    各地环保部门要抓住机构改革的发展机遇,统筹谋划,为将来环境监测事业大发展留下充足的发展空间。国务院已将《环境监测管理条例》列为2009年的二类立法计划,力争今年出台,这是环境监测管理依法行政的一个重要的步骤。环境保护部还将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环境监测工作的意见》,提出未来几年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的思路,推进环境监测上新水平。
    (九)加强行风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经历三十年的发展,中国环境监测事业逐步走进环保工作的主战场、主干线、大舞台,局面来之不易,全国环保系统要倍加珍惜。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力度越来越大,监测工作越来越重要,监测系统已经不再是过去的清水衙门,腐败的风险在增加,腐败的隐患在显现。各级环保部门要高度警惕,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诚信监测的理念,加强党性修养,以优良的党风和良好的作风,树立环境监测清正廉洁的形象。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管钱,确保广大环境监测干部职工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而且不出事,打造一支清廉、高效、充满活力和奉献精神的环境监测队伍。
    这些年监测总站注重抓了环境监测系统行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监测司成立后更应该抓好行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力争取得更大的成绩。
    (十)及早谋划“十二五”环境监测发展规划
    “十二五”是全面推进我国环境监测事业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各级环保部门要及早谋划,启动“十二五”环境监测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十二五”环境监测能力建设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全面提升环境监测能力,进一步扩大环境监测覆盖范围和领域;二是要积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环境监测体系,监测工作要覆盖农村,建立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制度,实现城乡环境质量常规监测同步开展、统一管理;三是全面深化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能力,完善污染物总量监测,确保用环境质量科学准确地反映污染减排工作成效;四是进一步完善国家环境监测网络运行管理机制,逐步形成多部门分工协作、责权明晰的运行机制;五是建设环境监测信息发布平台,依法发布环境监测信息。
环境保护部近期下发了抗旱期间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紧急通知,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刚才生贤部长又做了特别强调,希望同志们高度重视,特别是环境监测部门要在抗旱中积极发挥作用,加强对抗旱用水水质的监测工作,严禁使用不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水灌溉农田,造成土壤污染和农作物受到影响。
    同志们,我们当前面临着大好形势,来之不易,一定要倍加珍惜。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也来之不易,一定要切实抓住。我们需要应对的严峻挑战也不容乐观,一定要有效应对。我们需要完成的任务也十分艰巨,一定要埋头苦干。我们要不断地开拓创新,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力争实现我国环境监测事业大跨越、大发展!

关注锐捷
关注锐捷官网微信
随时了解公司最新动态

返回顶部

请选择服务项目
关闭咨询页
售前咨询 售前咨询
售前咨询
售后服务 售后服务
售后服务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更多联系方式
是否找到您想要的内容?
您遇到了什么问题?
找不到想要的信息
筛选功能不好用
加载速度太慢
页面体验差
提交
您是否找到了与产品相关的文档
筛选功能是否帮助您更快找到所需的文档?
有帮助
一般
没有帮助
没用过
请问您遇到了什么问题?
需要填写的内容太多
有些信息不懂怎么填
页面有问题/错误
其他
确定
这些客户案例是否对您有帮助?
非常有帮助
比较有帮助
没有帮助
请您对这个客户案例进行评价
兴趣度
相关性
可信度
确定
感谢您的反馈!
感谢您的反馈!